1.巴黎统筹委员会
巴黎统筹委员会的正式名称是 “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 (Coordinating Commitee for Multilateral Export Controls),是美国和西欧一些国家(后来日本也扣人了该组织)于 1949 年11 月联合成立的一个多边出口控制协调委员会,因其总部设在巴黎,通常被称为“巴黎统筹委员会”,简称“巴统组织”。
巴统组织成立的宗旨就是通过对成员国相关战路物资和高新技术的出口限制,从而实现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技术封锁。其中,被列人禁运清单的包括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稀有物资等三大类上万种产品。集成电路是巴统组织禁运的重要产品类型,对集成电路设计工具技术出口进行严格限制是其中主要内容之一,妄图将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集成电路产业扼杀在摇篮之中。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的持续提升,西方国家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突破巴统组织禁运限制的案例时有发生,巴统组织不得不逐步缩小其管制范围,直至各成员国家最终一致认为巴统组织“已经失去继续存在的理由”,1994年4 月宣告巴统组织正式解散。巴统组织的解散,意味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凭借着自身技术水平的提升与创新,逐步突破了发达国家的技术壁垒,实现了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可控发展。
2.瓦森纳协定
《瓦森纳协定》 又称为瓦森纳安排机制,全称为 《关于常规武器和两用物品及技术出口控制的瓦森纳安排》(The Wassenaar Arrangement on Export Controls forConentional Arms and Dual-Use Good and Technologies)。1996年7月12日,33个国家在奥地利维也纳签署了 《瓦森纳协定》,协定基本上继承了巴统组织的主要管制项目,目前已有40个成员国。
《瓦森纳协定》 主要是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等国家为防止高技术扩散而设定的管控措施。与巴统组织相似,《瓦森纳协定》 同样包含两份控制清单:一份是军民两用商品和技术清单,涵盖了先进材料、材料处理、电子器件、计算机、电信与信息安全、传感与激光、导航与航空电子仪器、船舶与海事设备、推进系统等9大类;另一份是军品清单,涵盖了各类武器弹药、设备及作战平台等共 22 类。
在军民两用商品和技术清单中,《瓦森纳协定》有9个品类,其中和半导体、集成电路相关的主要是第三部分 “Electronics ”、第四部分 “ Computer”第五部分Telecom & Info Seeurity”和第六部分“Sensors and Lasers”。
中国同样被列人 《瓦森纳协定》的禁运国家名单,这就意味着如果相关成员国要对中国出口高新技术或产品,美方将会对交易反复审查,确认符合美国产业安全利益后才会放行。此外,中国还必须按美方要求做出一些使用上的承诺,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进程和自主可控能力。例如,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投人巨资发展的 908 工程和909 工程,就受到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设备、技术出口方面的管制,华晶、华虹等国内半导体企业到国际市场采购设备时先后被《瓦森纳协定》的相关条款所限制。